编者按: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各地县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备受期许的新征程。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央广网榆林3月23日消息 “清涧是著名诗词《沁园春·雪》的诞生地,也是当代作家路遥的故乡。依托厚重的文化,这里会越来越为外界所熟知。”在陕西省清涧县人生影视城,负责人马映辉向大家介绍道。
清涧县地处黄河西岸,黄土高原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县。曾经,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今,“路遥文化IP”“枣业经济”“肉牛产业”成为清涧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希望所在。
(相关资料图)
鸟瞰清涧县城(央广网发 曹波 摄)
近年来,清涧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依托特色产业助力富民强县,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西部县域奋进图强的清涧篇章。
小城故事多。初春时节,记者走进清涧,感受这里的厚重文化和产业发展脉动。
点亮文化IP 路遥故里乡村文旅热
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记者来到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村。村中大道横亘,河水穿村而过,这里是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的原型地,也是路遥的老家。
“以前我们这是一片河滩,路都不好走。现在村里被打造成了旅游小镇,村子变美了,生活条件也比以前好得太多啦!”今年68岁的村民丰战胜和记者坐下拉起了家常。
坐落于王家堡村的路遥纪念馆(央广网记者 张伟 摄)
村里的变化丰战胜看在眼里,而自己收入的变化则让他乐在了心里。“我之前主要种植核桃等作物,每年收入不稳定。现在在旅游小镇当清洁工,一年额外能增加近万元的稳定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丰战胜对记者说。
村子里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变,离不开当地的好政策。王家堡全村620位村民的家庭状况和就业情况,在王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徐文平的脑海里一清二楚。
“丰战胜是我们村的低保户。知道他家里比较困难,在旅游小镇建成后,我们为他争取到景区保洁员的工作,让他可以领一份工资贴补家用。”徐文平说。
丰战胜是王家堡村靠文旅发展过上好日子的村民之一。随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全面提升,王家堡村被评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更多村民也依托文旅产业奔向富裕。
石嘴驿镇党委书记杨贺说:“这几年到王家堡村的游客越来越多,依托旅游产业的兴起,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了!未来,我们将打造路遥故里文化体验观光带,以点带面做好石嘴驿全镇的乡村文旅。”
路遥纪念馆室内外场景(央广网记者 张伟 摄)
距离王家堡村不远的地方,依托“路遥文化IP”建设的路遥纪念馆、路遥书苑与村庄毗邻相望。路遥纪念馆收藏有路遥生前的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等珍贵实物及资料600余件;路遥书苑通过情景还原,可以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路遥各个创作时期的时代背景和幕后故事。
“真没想到,在这个小村镇上还存在这么有趣的博物馆。在这里,我深刻地接受了一场文学朝圣般的精神洗礼。”来自榆林的游客刘慧接受采访时表示。
“路遥是清涧的一个精神符号、一张文化名片。”清涧县副县长慕为淼告诉记者,依托旅游资源,清涧正在打造红色研学基地、人文教育基地和群众的精神文化高地。
在距离王家堡村30公里左右的牛家湾村,刚刚建成的人生影视城,将为清涧文旅带来新的发展亮点和思路。
占地30多亩的人生影视城,还原了路遥小说《人生》里上世纪80年代县城道路场景,包括火车站、图书馆、供销社、长途客运站以及古城墙等建筑。其目标是打造陕北题材影视剧的最佳拍摄地和陕北旅游的新亮点。
人生影视城中的场景(央广网发 曹波 摄)
人生影视城试营业期间,引游客纷至沓来,打卡拍照,体验陕北风情,感受清涧特色。
该景区负责人马映辉介绍:“我们在积极创建AAA级景区,让游客来这儿不仅能看到怀旧场景,还可以品尝到全国各地的小吃,欣赏实景演艺,与演员互动。”
“除了人生影视城,我们还在打造路遥文学村等一批文旅项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把游客引进来,把我们的特色农产品带出去。我们将继续依托文旅融合助推清涧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文旅产业‘一业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百业旺’。”慕为淼说。
求变求新 特色产业探索致富好路子
提起清涧,枣产业是当地的特色产业,更是清涧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产业。初春时节的清涧,枯褐色的枣树枝干在山岭原野间随处可见。
清涧素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美誉,当地红枣种植面积超过90万亩。枣树在清涧栽培历史超过3000年,适宜的纬度、海拔、光照及土质,使得当地成为枣的生长沃土。
清涧一家红枣加工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选捡优质红枣(央广网发 陈丹 摄)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清涧当地红枣产业不景气,红枣地成片撂荒。“如何让枣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好产业、让枣变得更有价值”成了清涧的努力方向。
红枣与酸枣同根同源,都属于鼠李科枣属植物。当地独特的自然优势和种植优势,使得红枣产业转型成为经济附加值更高的酸枣产业顺理成章。近年来,清涧县全力打造“千户万亩”酸枣基地,采用“基地+农户+公司+产地加工+销售与研发”的模式,集中规模发展酸枣产业,探索红枣嫁接野生酸枣技术,为群众增收蹚出一条致富路。
在清涧县折家坪镇的一家酸枣产业园里,酸枣破壳机、脱皮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这是一家精深加工企业,主营业务为野生酸枣的药用提取及陕北药材的加工和销售。
“2022年,我们一共收了1850吨野生酸枣,为周边农户带来了4000多万元的直接收入。下一步,我们将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一起把酸枣产业做大做强。”该企业负责人王新明说。
看着袋中粒大饱满的酸枣仁,折家坪镇麻池沟村村民王富成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2022年是全家收入最高的一年,我和爱人在山里打酸枣挣了3万元,我在酸枣厂打工挣了5万元。”
清涧县农技人员苏金瑞算了一笔经济账:每株枣树可产酸枣10—15斤,每亩产酸枣1100—1650斤,当前酸枣平均价格为每斤6元,每亩收益可达6600—9900元,是种植传统作物的数倍。
“去年我自己种了七八亩酸枣,一共卖了六七万元。周围村民听说之后都来我的园子学习,也准备种酸枣。我今年也要扩建,打算扩建到一两百亩。”酸枣种植户李建峰说。
酸枣产业稳健发展,逐渐成为黄土地上致富“金疙瘩”。而对于近年来不景气的红枣产业,清涧也努力寻求新突破。
“来!尝尝我们研发的红枣汁,看看我们研发的枣芽白茶。”在清涧一家红枣加工龙头企业的产品展厅内,企业负责人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着。
清涧红枣衍生品(央广网发 熊辉 摄)
在产品展厅内,红枣茶、红枣保健品、红枣杂粮粥等红枣衍生产品琳琅满目,当地的红枣经过企业的“妙手”,变成了颇受外界热捧的特色商品。
“最近,我们又研发了红枣挂面、红枣咖啡和一些即食的方便食品,希望这些枣产品能得到年轻人的喜爱。”该企业负责产品市场开拓的员工陈丹说。
枣产业的求新求变只是清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清涧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全力发展林果产业、小杂粮、特色养殖、中药材、光伏、文化旅游六大特色产业。
清涧店则沟镇高标准农田(央广网发 王保平 摄)
产品有特色、有销路才是农民增收、乡村变富的关键。
“清涧的红枣、红梅杏、黑毛土猪肉等10多种农特产品已经‘抱团亮相’都市连锁超市。未来我们将更好地整合资源,加快清涧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打造沿黄优质农特产品输出地。”作为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朱国锋相信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会越来越好。
“无中生有” 新产业助力富民强县
有了特色农产品,如何让地方特色产品形成规模、形成效益,又成了新课题。
43岁的村支部书记韩亮亮是土生土长的清涧县宽州镇韩家硷村人,对家乡的变化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村里产品有特色,缺的就是渠道和专业化运作。”
此时,电商的蓬勃兴起为清涧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立足当地农副产品特色,韩亮亮带领村民走上了电商发展之路。
为了让清涧优质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去”,清涧成立了农投公司。农投公司通过整合镇联合社、村合作社和农户(企业)的生产资源,打造稳定的生产基地,提供可持续售卖的农产品。
清涧宽州镇上刘家川村村民正在晾晒粉条(央广网发 康鸿浩 摄)
走进韩家硷村西部粮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货架上摆满了小杂粮、面条、蜂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工人们正在利用全自动包装机器进行加工装袋。
2019年以来,韩家硷村通过线上商城及直播平台累计销售红枣、小米、苹果等农特产品5378万元,线下直营店销售677万元。截至2022年,韩家硷村人均纯收入达1.58万元。
为了扩大规模,2022年,韩家硷村又充分整合撂荒土地,平整连成4000多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小杂粮,通过“农户种植+合作社销售+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使“陕北小杂粮”成为“金色”产业。当地村民韩志忠告诉记者:“村里高标准农田建起之后,给我分了30亩,年收入因此翻了番,达到了11万元。”
就这样,韩家硷村依托电商倒逼农产品市场化,成为西部地区乡村脱贫换道、超越旧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案例。
除了发掘地方资源,清涧还引进了现代化智慧牧场。在清涧县老舍窠便民服务中心邢家沟村千亩黑牛智慧牧场的标准化牛舍里,一头头毛色黑亮、体型健壮的黑牛正低头吃着饲料,副场长刘国强在牛舍巡查。
该智慧牧场目前的存栏量为5500头,养殖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肉牛品种。牧场采用现代化智能养殖设备,正在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全自动化高端肉牛养殖繁育基地。
“你看牛脖子上的智能项圈,有了它,我们在手机、电脑上就能了解牛的各项指标,并对牛进行科学化管理。饲料的配比和搅拌也是自动化运行的,一个指令就传送到饲料车了。”刘国强拿出手机向记者介绍。
清涧邢家沟村千亩黑牛智慧牧场(央广网发 刘国强 摄)
“这里距离我家只有5分钟路程。白天打工挣钱学技术,晚上回家陪家人,比我在外打工幸福多了。”牧场工人白李惠面露喜色。
牧场有一半工人都是白李惠这样的本地人。“等学好了技术,再通过我们牧场‘基地+农户’的政策认养几头牛,慢慢把自己的小日子经营好。”白李惠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在清涧,农户购买黑牛母牛、出售牛犊可享受财政补贴,贷款购买黑牛可享受相应贴息政策;政府免费为农户购买黑牛保险、建设标准牛棚……一系列黑牛养殖扶持政策,掀起了当地农户创业的热潮。
“下一步,我们争取通过一年的努力,让智慧牧场的存栏量达到‘人均一头牛、三亩草’,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的目标。预计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让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可以返乡创业、就业。”老舍窠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惠龙龙说。
清涧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央广网发 清涧县委宣传部供图)
清涧县委书记孙利斌表示,着眼未来,清涧将抓住农业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经济“三个重点”,强化推进重点项目、精准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三个保障”,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提供“清涧答案”、展现“清涧担当”。
风起黄河边。清涧,这座陕北小城正在努力利用现代思维,铺就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县域强的振兴之路。
百家读城:
清风不息 涧水长流
□白永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当年即景赋词所见之处,便是我的家乡——清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离开故土,会在外面奋斗,但无论身在何处,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让我魂牵梦绕,流连忘返。
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清涧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李家崖文化遗存展现了这里灿烂的史前文明。鬼方都城、辛庄遗址,展现了殷商文明的神秘久远。及至近代,清涧率先打响了我党在西北地区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清涧起义点燃了这里的革命烽火,影响深远的“枣林则沟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清涧自古人文荟萃、文化灿烂,仅明清两代清涧就有翰林进士27人。秧歌舞、插梆子、转九曲诠释着山民不屈、抗争、搏击自然的豪情壮志;一曲“翻身道情”,唱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豪迈和喜悦。清涧也是改革先锋人物、最美奋斗者路遥的故乡,《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道尽人生沧桑,书写时代旋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矢志奋斗。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句流传久远的民谣道出了陕北的人杰地灵,道出了清涧石板的赫赫名声。表面平整、厚度均匀、结构细密、质地坚硬、色泽多样的石板是清涧一宝。皮薄肉厚、核小味美的清涧红枣更是家喻户晓,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史让清涧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
清风不息,涧水长流。如今的清涧,在“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战略的带动下,绿野遍布山川、产业生机盎然、交通跨越沟壑、社会欣欣向荣。顺着沿黄“一号公路”前行,穿越数十万亩红枣林地,沿途经过黄河太极湾、鱼儿峁、唐王寨、无定河曲流群地质公园、北国风光景区、黄河母亲峰,诸多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气度非凡。
站在无定河边,天高地阔,风轻云淡。望着滚滚河水在太极湾绵延而下,注入黄河奔向大海,回望故乡,她是那样的壮硕、慈祥、温柔而又静美……
(作者系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原院长、永秀智库董事长)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夏凌云
统筹:陶玉德
记者:张伟 侯凯奇
编审:李红笛 贾海元
视频:侯凯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标签: